指指点点_10

铃芽之旅

我要分析一下铃芽之旅这部电影。剧透警告。

我比较认可狗子对于新海诚灾难三部曲的定性,就是用个人的爱情亲情友情去治愈集体的创伤,或者说是在探求在集体创伤之下个人的爱情友情是什么样的。这个问题当然是有其自身的价值,但是就我目前的观感来看,诚哥的叙事能力驾驭不了这个主题;特别是这作铃芽之旅,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好。

爱情线整一个莫名其妙,归结下来就是一见钟情,男主正中女主好感区,但男主为什么会喜欢女主我根本无法理解。我的评价是暴力的剧情工具。

这作加入了亲情线,但是太肤浅了,国产伦理剧级别的九流亲情刻画。简单讲就是女主母亲在东日本地震海啸中遇难,阿姨(母亲妹妹)抚养女主长大。冲突是女主高中叛逆期觉得阿姨管太多:女主攻击阿姨的爱太沉重,也不是自己自愿的选择而是对方的一厢情愿;然后阿姨回击女主我也不愿意还我青春。合理的平庸。但是这和母女情有什么区别?很显然两个人是有共同的创伤的——失去至情(母亲/姐姐)。两人的亲情是有这个悲伤的底色的。但是为什么不通过创伤来和解,而是要用那种平庸的叛逆青少年叙事呢?为什么只有女主对于母亲的回忆,没有阿姨对于姐姐的回忆呢?女主对于回忆灾难有应激、阿姨就没有吗?就我觉得阿姨这个角色是一个保姆工具人,亲情线整一个样板戏根本无法打动我。

再继续谈谈灾难部分。对于灾难的叙述是最令我失望的。因为基本只刻画了灾难给女主造成的创伤,其他所有人要么就是没提,要么就是已经moveon了。不是灾难的创伤是什么青春期的烦恼只要长大就没有了吗?感情女主就是全世界最惨的巨婴呗。你失去了母亲,别人也失去了姐姐啊?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不懂吗?明明是所有人都经历的灾难却只写主角的角度,往小说就是这个人物沉迷自怜,往大说就这种叙事方法我觉得就是对于灾难的不尊重、对于幸存者的不尊重。

对于核心设定,蚯厄、关门和镇石的设计还是挺精妙的。抵抗蚯厄,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片段来关门,或者冰封心中所爱来变成镇石(亦作要石)。看了狗子的分析,设定是“致敬”了村上的《青蛙君救东京》和《海边的卡夫卡》。也算是用得不错。但是我最近很难吃少男少女拯救世界这种故事了。稍微想一想关门人其实很难是人类,或者说保持正常人伦的人类。因为关门可以阻止地震、拯救生命,这个责任太重了,人类背负不起;如果说没有成功关门,或者没有赶上,导致地震和死亡,那责任心会被愧疚击溃,人会崩溃。

最后谈谈治愈。有两种治愈。一种是被日常生活治愈,可见前半段的公路部分。我能理解这种创作意图,但是我不确定这是否有效。第二种是通过“拯救”过去治愈。我认为应当警惕,这种设定是很危险的,未来拯救过去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形成了时间循环,自我救赎的同时也意味着自我封闭。说到底还是人物的成长没有体现出来,人物弧光不够,我觉得缺少成长的治愈不太能立得住。

总之诚哥这次的作品不太对我胃口,虽然美术和音乐也算是值回票价吧。但是这是诚哥的问题吗?显然不是,票房和热度已经说明了这作的商业成功;我认为缺少的成长,反而被影评媒体认为是影片真正的主题。诚哥是懂的,保守是一种美德。说到底,商业电影是大众说了算。这是一批人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,强调个人的体验和叙事、抵制对于个体-整体的思考(宏大叙事);重视情感体验,降低内容的复杂度。我很能理解这种取向:东亚人活得确实太累了,而且最近生活愈发艰难,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和苦难搏斗制胜(特别是经历了社会的打压或者灾难的残酷,失败是一种必然),大家进电影院是希望自己的情绪得到抚慰。我反思,我觉得内容上的匮乏实际上是我自身的匮乏,我对主角的不满实际上是对我自身的不满。